写在前面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都看见,每个人都不过是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独地过冬。

从我上初中开始,母亲就经常对我讲:“我对你找对象只有两个要求,女方一不能是单亲家庭,二不能是农村家庭”。母亲总是一口笃定,她们将来的婚姻生活很难幸福。我知道母亲一定经历过什么,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她的观点都相当不屑一顾。我觉得她在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充满了狭隘和愚昧。那些女孩明明就更加独立、或更加温柔。

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我先后遇到了两位母亲口中难以幸福的女孩,并决定为她们的未来付诸一生。我承诺接纳她们的全部,逐渐卸下她们的心防,直到她们不再故作坚强,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地揭开伤口。然而我却弄疼了自己,更重伤了对方。我只能看着她们陷入反复的焦虑情绪,又或者躲进强烈的回避状态,到最后带着同样的失望离开。我终于意识到她们一直在试图摆脱某种宿命,我无法理解她们潜藏的痛苦,更给不起她们需要的关爱。

在这之后,我花费了很长时间来找寻心中的答案。我想要看清自己在感情中所有的任性和盲目、想要意识到她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安全感和距离感。现在的我很感激这些经历,本文主要写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于2021年5月做了最后的更新,我尽可能记录下我所有的收获,希望能给需要的人一些警示和启发。


陌生情景实验

依恋模式的概念 1961 年由英国精神分析师 Bowlby 首次提出,他留意到婴儿与父母分离时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并提出猜想:“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将构成她今后所有关系的起点[1]。1973 年,美国心理学家 Ainsworth 设计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2],通过观察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与父母反复分离和相聚、以及最后面对陌生人安抚时的表现,界定了婴儿对父母的三种基本依恋类型:

  1. 安全型依恋

    这些孩子以父母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父母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父母交流。父母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父母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父母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父母接触,易被安抚。约占 65% 。

    安全型婴儿的父母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敏感,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注视、微笑和对话更多,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能够与孩子一起玩耍,也跟随孩子的步调给予他情感支持和抚慰。

  2. 焦虑-对抗型依恋

    这些孩子在父母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父母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当父母回来时他们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想得到父母的安慰,另一方面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当父母试图亲近时他们会生气地拒绝,但他们仍会时刻关注和留意父母的动向。约占 15% 。

    对抗型婴儿的父母常误解孩子的信号,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有时候介入过多干预过多,有时候却忽略孩子明确表达出的需求。

  3. 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些孩子与父母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父母时对父母采取回避态度。约占 20% 。

    回避型婴儿的父母分为两种情况,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当孩子干扰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会生气或怨恨,对孩子表达的信号反应迟钝。总之在情感上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回应,极少与孩子产生积极的互动。


成人依恋模式的划分

这项实验观察共持续了16年。在长大后这些孩子试图与其它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也明显延续了小时候对父母依恋的特质[3]。实验的结果验证了 Bowlby 那个意义重大同时又情理之中的结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深远地影响了孩子对他人的预期,并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不同的依恋模式在亲密关系中出现的过度焦虑、强硬对抗、试图逃离等次生情绪,本质都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幼儿时期,如果孩子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了原生情绪的伤害,就会本能地产生相应的次生情绪去保护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大,回避型则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一种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另一种则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戒心重重害怕被拒绝和欺骗。1991 年,心理学家将其按焦虑性和回避性两个维度,归纳为成人的依恋模式:

依恋关系分类

  1. 忧虑被弃

    焦虑性高的人渴望被爱同时又害怕失去爱。他们非常想要建立亲密关系,又害怕对方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在亲密关系中他们会反复向对方索求爱和关注,直到对方感到厌倦。

  2. 回避亲密

    回避性高的人不知道如何去爱和表达情绪。他们害怕对方的依赖和过分接近,这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和无所适从。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总是随时想要逃离,难以形成真正信任的人际关系。


什么是依恋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恋模式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性格。如果我们试图给依恋模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它意味着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心理预期。如果你在亲密关系里很容易感到安全和信任,分离时不会陷入惊惶,不过分依赖对方,可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相处时则能够享受甜蜜,愿意接受对方的依赖,坦然地和对方分享生活。那么不管你是热情奔放还是平静温和,我们都认为你拥有安全的依恋模式。

而非安全型依恋者对亲密距离更加敏感,非常容易因为别人的亲近或疏远行为而感受到痛苦。即使她们试图用自身的道德意识来控制行为,也很难长期对抗深埋在潜意识中的依恋模式。强烈的情绪会迫使她们不受自己的理性所控制,最终导致亲密关系的崩塌。事实上,我们的情感冲突几乎无法绕开焦虑或回避情绪的产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依恋模式的划分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焦虑或回避情绪也无法完全避免。如果我们拥有中等程度的焦虑或者回避,就会出现在四种依恋模式间的模糊地带。依恋模式的划分应当是两个维度,而不单纯是四种类型。此外在不同的时期和精神状态下、应对不同类型的依恋对象,我们依恋模式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安全型依恋者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恋人或亲密朋友。以我个人为例,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有较强的优越感,在亲密关系中总是无意识地教导或打压对方。这种性格应当源于在成长经历总是被特殊优待和过度保护,没有学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受我母亲的影响。不友善的行为很容易放大伴侣的负面情绪,最后使双方的依恋模式表现为不安全的形式。


痴迷型焦虑依恋

原生家庭

先天性焦虑型依恋模式的形成原因,在于成长环境中关爱的缺失。父母并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情绪的过山车让她们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和陪伴,变得患得患失,对被爱既向往又怀疑,这种渴求会延续到她们日后的亲密关系之中。

  1. 被抛弃的恐慌,父母总是争吵、发怒或者离开。

    大多数焦虑型依恋者的童年都缺少父母的关爱。对于儿童来说,主要抚养者待在自己身边并能及时响应自己最让她们感到安全。如果父母总是陷入争吵或者远离家庭,就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被丢下的恐慌感。父母对待子女过度情绪化,经常有迁怒孩子的行为,也会加剧子女的焦虑性。

    女孩 A 的母亲作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父亲总是在外厮混,父母的夫妻关系早已破裂,A 童年时经常目睹父母发生争吵厮打,每次吵完后父亲摔门而去,母亲则独自哭泣或沉默,让 A 感到很害怕和无助。

    女孩 B 的母亲作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父亲常年在外地务工,回家次数寥寥无几,B 的母亲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常常感觉情绪崩溃并在家大发脾气,事后又会对 B 表示愧疚和安抚,B 既心疼母亲又感到委屈。

  2. 不被理解的委屈,父母缺少陪伴和情感关怀。

    还有部分父母因为自身成长环境的局限,并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关爱子女。他们重视孩子的成长,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在孩子感到负面情绪时,他们因无法共情而不能施予有效的安抚,总是传递出这样的讯息:“你现在不应有这种感觉,尽快停止痛苦”,从而让孩子陷入焦虑。

    女孩 C 父母工作繁忙,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倾注了很多心血,给予的陪伴却很有限。C 童年都是在日托班和辅导班中度过,时常感到孤单疲倦等负面情绪,但父母却完全不理解她的情感诉求,只给予象征性的安抚,让 C 感到异常苦恼。

  3. 不被偏爱的嫉妒,父母有限的关爱被其它人夺走。

    当父母有多个子女需要抚养时,往往很难拿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同时兼顾。如果孩子感到主要抚养者的关爱和陪伴被他人夺走,就会在内心滋生强烈的嫉妒感,这将放大她们的焦虑特质。一旦她们认为父母在关键时刻会更偏爱对方,这种不安全感就会愈加强烈。

    女孩 D 有位年龄相近的哥哥,母亲是两个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哥哥从小乖巧可爱,母亲潜意识中对哥哥更加偏爱。不受重视的 D 自幼就表现得非常独立和懂事,总在内心拿自己的表现和哥哥比较,渴望向父母证明自己值得更多关注和期望。

在本应享受快乐的年纪,焦虑型依恋者过早地品尝到求爱而不得的痛苦。如果这种痛苦过于强烈,焦虑型依恋者就会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继而采取对抗行为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大多数情况下,焦虑型依恋者只能抛却童稚去迎合父母的需求,在父母眼中表现得更加懂事和听话。可无论怎么故作释然和自我欺骗,那些失落和心疼的情绪都已深深烙印在她们脑海里,并深远地影响她们的一生。

行为模式

  1. 讨好型人格,相处过程中对别人的看法非常敏感。

    焦虑型依恋者向其他人表达想法时会更加谨慎。她们内心敏感且自卑,总是过度揣摩对方的想法,担心别人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和回应。这导致她们难以向其他人提出请求,或者在相处过程中下意识表现出讨好行为,以降低被讨厌和拒绝的可能性。如果她们小心翼翼地付出或者示好,而对方没有给出期待的回答,她们就会感受到强烈的委屈。

    焦虑型依恋者渴望和他人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可她们总发觉对方并不想和她们过于亲密。尤其是刚进入新环境时,缺少情感依赖的对象往往会无限放大她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慌。她们为自己无法融入新集体而担心,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强烈的孤独和疲惫长期笼罩着她们,让她们无比怀念过去的亲密朋友或恋人。

  2. 强烈的倾诉欲和分享欲,非常看重被爱的感觉。

    郁积的负面情绪在不断折磨着焦虑型依恋者的内心,这时感受到他人主动关心的意愿,她们就非常渴望向对方倾诉和分享。在完全建立信任前她们的表达通常有所克制,以避免释放出的焦虑惊吓到对方。如果对方展现出良好的共情能力,让她们感到自己能够被理解、被安抚,她们会渐渐放下戒备,并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依赖。

    焦虑型依恋者交往非常看重感觉,她们更在乎对方能否提供情绪价值,而不是对方有多么优秀。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最能俘获她们的芳心,她们渴望能够全身心地享受对方的理解和关爱。

  3. 在感情中总是越来越投入,对伴侣有强烈的依赖性和占有欲。

    沉醉于对方耐心的倾听和安抚中时,焦虑型依恋者往往感到非常幸福。她们想要时时刻刻和对方保持紧密的联系,倾吐自己无处安放的情绪,直到渐渐地迷失自我。她们对依恋对象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占有欲,寄希望于对方承担起自己全部的情感寄托,这在无形中给对方施加了巨大压力。

    焦虑型依恋者难以割舍这样的情感依赖,时间越长她们越陷入其中。她们在亲密关系中处于情感低位,通过其它方面迁就对方,来乞求对方亲近自己。即使是分手之后,焦虑型依恋者还是会经常怀念对方曾施予的温柔,她们很难从一段情感关系中彻底走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自我疗伤。

  4. 在感情中容易感到不安,常伴随过于情绪化的行为。

    焦虑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非常害怕被抛弃。一旦有任何细节让她们感到关爱的缺失,她们敏感的内心就开始疯狂滋生担忧和怀疑,迫切地向对方索要更多交流和陪伴。尤其是当对方不在身边时,她们经常陷入无法消弥的负面情绪中,让对方感到不能理解和难以应对。

    焦虑型依恋者一旦感到没有被对方理解,就会通过更加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能够引起对方的重视。比如频繁地发起争执,甚至反复用分手相威胁,让对方不胜其扰。这种行为是难以自控的,在情绪消弥以后她们又常常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亲密关系

敏感是焦虑型依恋者的重要特质。她们拥有非常不稳定的情绪,当这种情绪难以抑制,她们就很容易进入痛哭或者暴怒的状态。大部分焦虑依恋者在成长过程中,都在不断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身情绪,她们只允许自己在特定的、能够信任的环境中表露不安。

当处于能够信任的环境中,善良的焦虑型依恋者往往拥有较强的共情能力。她们非常注重别人的感受,让人觉得很好相处。但试图亲近她们的人很快就会意识到,处理她们的敏感和情感渴求令人疲惫,而不得不有意识地和她们拉开距离。这样的行为令焦虑型依恋者感到受伤,她们渴望被坚定地选择,而不是被先靠近后疏远。

因此焦虑型依恋者很珍视能够交心的朋友。她们的同性好友大多为乐观开朗的性格,相处时双方更容易感到放松。即使对异性没有产生爱情的感觉,只要对方不在意她们的敏感,愿意倾听她们的苦衷,能为她们提供心灵上的倚靠,焦虑型依恋者也愿意和对方作朋友。她们的情绪越是不稳定,就越容易沦陷在这种被爱的悸动中。

焦虑型依恋者很看重被爱的感觉。如果她们愿意对你倾诉,认真安抚她们的情绪,给予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她们产生良好的共情,让她们渐渐陷入这种情感依赖。有时痴迷型焦虑依恋者也会动摇和退缩,她们害怕付出真心而受伤,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始终坚定地选择她们,给予她们足够的安全感。

焦虑型依恋者早期容易被高冷气质所吸引。当她们逐渐需要意识到自己非常需要炽烈而专一的爱后,就愈加看重对方能不能给予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焦虑型依恋者一旦投入感情通常就会刻骨铭心。她们在亲密关系中对情绪有强烈的感知,刚刚陷入爱情的焦虑型依恋者通常会拥有一段非常甜蜜的时光。

当感情中存在任何潜在问题,她们的敏感同样会将负面情绪扩大化。缺少安全感是焦虑型依恋者无法绕开的特质。她们在感情里很容易越来越依赖对方,而发觉对方渐渐变得厌倦。这通常被归因于新鲜感的褪去,但对方难以满足她们的情绪消耗,想要拉开距离来获得喘息的空间,往往也是重要的原因。

当焦虑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了冷落,就会频繁陷入情绪失控的状态。可她们并不想放开对方,卑微和焦躁交替主导她们的行为,她们时而讨好时而易怒,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关心和重视。这往往会成为一个无休止的负面循环,在不断的争吵和分分合合中消磨着对方的耐心,直到对方彻底丧失沟通的欲望,想要从亲密关系中逃离。

当焦虑型依恋者陷入难以安抚的悲伤或狂躁状态,试图逃避只会让她们感到不被理解,并更加激进地表达情绪。作为焦虑型依恋者的伴侣必须保持耐心,并尽可能给予陪伴,来避免她们情绪的进一步升级。等她们度过情绪期后,再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焦虑型依恋者的亲密关系走向终点,她们也不得不从强烈的心理依赖中抽离。但焦虑型依恋者很难完全走出这种痛苦的情绪,经常因难以放下而纠缠对方,又或者陷入长期的自我折磨。她们甚至会因爱生恨,试图用恨意来将自己和伤痛隔离,可感到无助时又总是会怀念起曾经最美好的时光。

时间是焦虑型依恋者亲密关系的最大敌人。焦虑型依恋者很难理解,曾经对自己那么爱、在别人眼中那么好的伴侣,最后却对自己如此厌倦和残忍,她们很难接受自身焦虑情绪对亲密关系的破坏。当这样的事重复发生,她们绝望地意识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天生拥有悲剧特质,进而对自己能否拥有爱情产生愈加强烈的怀疑。

如果你不能填补她们需要的安全感,千万不要给她们虚假的承诺。当你在事业上有野心、在爱好上有不舍,不能拿出足够的情绪和精力去经营两人之间的关系,她们在你眼中就会变得越来越黏人和无理取闹。对于占有欲较强的她们来说,婆媳关系也是需要担忧的问题。


疏离型回避依恋

原生家庭

先天性回避依恋模式的形成原因,在于成长环境里和父母的情感沟通是消极的,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和父母相处并不能觉得放松,甚至会感到压力。这种不适感令她们在情感上不自觉地想要逃离,而不能学会如何在正常的依恋关系中和别人相处。

  1. 冷漠或压抑的家庭环境,缺少积极的氛围。

    第一种常见情况是原生家庭缺少积极的情感关怀,孩子很少从主要抚养者那里获得倾听、安抚、赞美和认同,有些父母反而会向孩子频繁抱怨或诉苦。在冷漠或压抑的家庭氛围下,孩子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是负面的,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回避特质,变得不愿意去依赖别人。

    女孩 A 的母亲作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母亲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在 A 面前经常抱怨自己的丈夫和父母,对幼小的 A 在情感上施加了很大的负面压力。家庭氛围整体很压抑,好像没人在意 A 的想法和感受。A 习惯于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不喜欢和父母沟通。

  2. 父母专断或控制欲强,让孩子感到窒息的压力。

    另一种常见情况是主要抚养者对子女成长过度干涉,总是专断地进行指导、关心和支配。如果孩子试图违背他们的意志,他们要么表现出绝对的否定,要么以爱的名义进行情感勒索,而不是真正听取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感到难以喘息,无法向主要抚养者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女孩 B 的母亲作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对 B 抱有很高的期待。B 从小就被严格要求,必须遵循母亲的规划去执行。母亲经常向 B 灌输人生道理,却很少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B 在别人眼中非常优秀,但她却有些讨厌迎合别人的期待,对母亲表面顺从,内心有时消极抵抗。

    女孩 C 成长在旧式家庭,父母的价值观念非常传统甚至落后。父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对 C 干涉不多,但对其自由开放的独立女性思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C 感到完全无法和其它家庭成员沟通,只想尽快长大独立并逃脱当前的家庭。

在森严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来自于父母拥有绝对控制权的褒奖和批判。她们觉得自己完成了父母的期待想要赢得认可,又或者渴望被父母理解而寻求沟通的时候,总是被父母忽视、打压或否定。父母的态度会让这些孩子逐渐变得不愿意在亲密关系里寻求认可、沟通和帮助,因为亲近行为对她们意味着压力和失望。当别人试图在亲密关系里向她们寻求认可、沟通和帮助时,她们也会感到不知所措并想要逃离。

和焦虑型依恋者相比,疏离型回避依恋者对童年的情绪感知没有那么强烈,她们很容易产生动机性遗忘,把痛苦的经历在记忆中封存或者淡化。即使谈及自己的回避特质,她们也更喜欢强调自己自幼以来的独立倾向,这就像总是要不到糖吃的孩子说自己不爱吃糖,说久了自己也就相信了。

行为模式

  1. 人际边界感强,害怕因为信任他人而失去自我。

    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交往中较为慢热,不会轻易信任他人。她们非常不擅于处理他人表达出的强烈情感,这会令她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并抗拒对方的亲近。承担别人的期待对回避型依恋者来说意味着失去自我的风险,她们会通过各种方式逼迫对方离开自己。强烈的自我意识会大量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和思考中,在有些时候可能会显得比较自私。

    回避型依恋者难以和任何人建立情感联结,习惯于封闭自己的内心。更愿意专注于当前的学习或工作,或者把时间倾注在某项爱好中,无论是电子游戏或者艺术创作,来自我消解压力和负面情绪。情绪上的钝感有助于她们摆脱潜在的巨大痛苦,代价是同样很难从亲密关系之中获取快乐,而常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中。

  2. 慕强心理,不愿意向别人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大多数回避型依恋者也会正常回应社交、不排斥群体活动、甚至形成关系不错的朋友。但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很容易察觉到回避型依恋者的疏离感。因为她们即使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很健谈,也总是将话题聚焦在外部世界,而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处的情感,甚至她们自己都无法完全感知。

    回避型依恋者的内心其实也渴望亲密关系。她们普遍具有慕强心理,对方越成熟、情绪越稳定、对她们需求感越低,就越容易博得她们的好感。但回避型依恋者对于表达自己的爱慕同样是非常克制的,她们宁愿错过也不想向对方暴露自己的渴求,害怕表明依赖就会被以此操控,这可能会让她们失去独立的自我。不要企图试探她们的感情,这很可能激怒她们。

  3. 在感情中不愿做出承诺,抗拒被对方依赖和亲近。

    即使双方相互确立心意后,理智仍会让回避型依恋者反复提醒自己不要放下防备,而不能在亲密关系里进入完全信任和放松的状态。她们很看重舒适的距离感,意识到和对方过分亲密时,就会感到强烈的不适,这导致她们很难沉浸在热恋之中。过度深情对疏离型回避依恋者反而是一种负担。

    回避型依恋者抗拒关系的深入,试图和对方保持距离的行为完全出自本能。即使很享受对方的陪伴和关心,每当对方觉得时机成熟想要把关系更进一步,任何试图依赖和亲近她们的行为,都会让她们感到压力和厌烦。她们不太愿意做出正式的情感承诺,总是给出消极的回答去刻意给感情降温。

  4. 在感情中试图回避情绪,觉得不适就想逃离或推开对方。

    回避型依恋者无法正常表达情绪,更害怕应对对方的情绪。她们非常抗拒冲突,会竭力避免激起对方的不安,遇到分歧也都是默默隐忍,好像情绪一旦释放出来就会伤害到别人和自己。如果对方无法主动察觉并纠正,那些负面情绪就会在她们内心默默累积,让她们不由自主地放大对方的缺点,并思考这段感情是否值得继续。

    回避型依恋者实在难以承受内心的压力时,会突然就表现得十分冷淡,甚至完全和对方断开联系。她们试图独自消化内心的负面情绪,对方情感沟通的意愿越是强烈,她们就越是感到抗拒,并促使她们提出分手以寻求双方的解脱。在做出决定后回避型依恋者通常表现得非常绝情,只想要立刻逃走。但其实她们正压抑着强烈的痛苦和内疚,感到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不愿意再轻易陷入恋爱中。

亲密关系

疏离型回避依恋者更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目标和世界,尤其是处于压力较大的状态,这可能在别人看起来行为孤僻。她们不希望如此,但更不愿意刻意融入身边的社交圈,只能劝慰自己去享受孤独。在进入新环境时,疏离型回避依恋者可能会有一些较大的性格改变,去尝试融入新的集体,来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而在合适的环境和状态中,成熟的疏离型回避依恋者是能够正常回应社交、不排斥群体活动的。她们独立且尽责,共事或相处的过程中会让人觉得非常愉快。但这仅限于保持距离的状态下,因为她们的人际交往更多是义务而不是享受,如果你尝试走进她们的内心,往往会感受到较强的疏离感。

有趣的是,部分回避型依恋者会出现“性单恋”现象。即使内心很喜欢对方,一旦对方向自己表达爱慕,也会出现无法控制的生理性厌恶,并通过各种方式推开对方。这种症状一般会通过不断的自我克制而缓解,但也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走出。

不要过早流露出爱慕之情,这很容易让疏离型回避依恋者感到惊吓。你需要在长久的相处中展现自己的高价值,她们才可能被慢慢吸引。尽可能确保生活中有稳定的交集,并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在相互熟悉的阶段,多人社交环境更有助于减轻她们的压力。你需要主动但顺其自然地推进关系。

疏离型回避依恋者倾向于孔雀式的异性,如果感到对方不断向外界散发光芒,就会慢慢陷入心动。但她们总是压抑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情感经历往往很少,甚至是一片空白。且这种爱慕更多出自于她们自身的感受和想象,即使变成对爱情的尝试,她们很快就会意识差异并对伴侣的情感世界丧失兴趣。随着情感经历的增长,回避依恋者更加看重对方有没有成熟的心理,而不会产生过于情绪化的表现。

在亲密关系中的疏离型回避依恋者,总是不太能和伴侣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双方的交往反而更像是普通朋友的感觉。她们不信任对方,也不信任感情,而无法将自己投入其中。一旦对方表现出情感依赖的可能,她们就会感到不知所措,即使逼迫自己响应对方的情感,反而会遭至更强烈的不适,最后难以自控地想要推开对方。

回避依恋者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非常害怕陷入争执。因此回避依恋者很少向伴侣表达不满或者提出要求,当伴侣的表现和预期不相符时,她们就会在内心默默给对方扣分。当失望积累到一定程度,回避依恋者感到不再合适,就变得特别想要逃避对方。如果伴侣没有及时去联络,这段感情很容易就此无疾而终。但伴侣试图进行情感沟通的行为,只会让她们更加难以忍受。

疏离型回避依恋者不太会表达情绪,心理负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躲进抗拒交流的状态。这时候千万不要逼迫她们,给她们时间和空间去自己消化情绪。既不试图靠近也不离开,保持低频率的沟通尝试,而不表露任何情绪。等待她们去主动回应你,这可能要花费数个月的时间。

强烈的束缚感经常逼迫疏离型回避依恋者主动退出亲密关系,这通常以伤害伴侣为代价。尽管她们的共情能力很弱,并不能对分手时伴侣的痛苦完全感同身受。但看着伴侣陷入无法自拔的情绪,她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内心的道德意识令她们感到苦恼,而不愿意再轻易陷入亲密关系。

最初她们以为自己只是不够爱对方,后来却发现自己好像不具备爱别人的能力。她们只能将精力投身于生活中的其它方面,来避免情感上的纠缠。以我身边的朋友来看,疏离型回避依恋者读博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对感情的淡漠让她们显得更加理性。她们晚婚和流入相亲市场的概率也非常高,可能对爱情有憧憬,但也很难表现出太强的兴趣。

如果不是生性凉薄、内心强大、且情绪极其稳定,最好不要陷入其中。想要和疏离型回避依恋者长久相处,就必须做到不在情感上依赖她们,时刻和她们保持疏远的距离。这意味着你将无法享受正常的恋爱过程,当你因为工作、父母等任何情况深陷焦虑时,她们也无法为你提供情感上的依靠。


恐惧型回避依恋

原生家庭

恐惧型依赖者的原生家庭往往有着多种缺陷,父母既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和陪伴,又让孩子在和父母的相处中感到紧张和压力。这种不幸未必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能被一种虚假的幸福所包裹。孩子一面想亲近自己的父母去获取关爱,一面又感到压力并无法自控地想要远离。这让她们兼备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的全部特征,时而渴望亲密和关怀,时而又感到恐慌和畏惧。

  • 焦虑和回避情绪的交织

    焦虑或者回避情绪的组合包含着很多种可能,我不再一一列举。至于焦虑情绪和回避情绪产生的原因,可以参考之前的章节。但以下这个例子具有相当的代表意义,在看似幸福的家庭中子女感受到嫉妒、恐惧等复杂的情绪,且没有人能够意识到其童年悲剧的事实。

    女孩 A 有位哥哥,父母在早期对哥哥更加偏爱和重视。然而哥哥远没有达到望子成龙的父亲的期望,父亲在家庭中对哥哥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厌恶态度。相比之下 A 自幼就表现得非常独立和懂事,她渴望向父母证明自己值得更多关注和期望。父亲对 A 的管教愈加严格,A 经常感到压力很大,但不敢忤逆父亲的意见。

恐惧型依恋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更加焦虑的回避型依恋模式。焦虑和回避交织的矛盾心理让她们变得无法分辨自我,一面渴望着能被真正理解和包容,一面又害怕别人窥探到自己的内心。她们只能在痛苦中沉默地呼救,期冀着能有一名盖世英雄来救赎自我,在她们彻底绝望之前。

行为模式

  1. 既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而讨好,又因为难以信任别人的意图而疏离。

    一方面,恐惧型依恋者内心敏感且自卑,总是过度揣摩对方的想法,担心别人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和回应。在相处过程中表达想法时会更加谨慎,或者会下意识表现出讨好行为,并非常在意对方的反馈。另一方面,恐惧型依恋者在人际交往中又很慢热,不会轻易信任他人。她们非常不擅于处理他人表达出的强烈情感,不愿意承担别人的期待,会下意识抗拒别人的亲近行为。

    恐惧型依恋者既渴望又害怕和别人建立情感联结。她们同样有着强烈的自我感,但是又控制不住去依赖他人。习惯于压抑自身的情感,却又无法自我消解压力和心理需求。在进入陌生环境时,往往会无限放大她们的焦虑和恐慌,让她们不得不开放内心并寻求依赖,可一旦感到不安她们就会迅速退缩。

  2. 渴望向别人展露自己的内心,又害怕向别人展露自己的内心。

    恐惧型依恋者的内心会积郁很多负面情绪,她们渴望表达,只是难以开口。如果有人愿意主动倾听,她们总是会表现出较强的倾诉欲和分享欲。她们渴望能被理解、被安抚,能放下戒备向对方诉说心中的烦恼。但恐惧型依恋者对表达自己的情绪始终是克制和谨慎的,如果怀疑对方不能和自己共情,她们宁愿选择闭嘴。她们十分害怕引起对方或者自己的不安,好像这种真实的情绪释放出来就会伤害到对方和自己。

    恐惧型依恋者普遍认为自己具有慕强心理,她们一开始总是被成熟吸引,对方情绪越稳定、对她们需求感越低,就越容易博得她们的好感。但最终她们还是要被温柔打动,对方必须对她们足够体贴足够主动,她们才敢鼓起勇气坠入爱河。

  3. 在感情中既渴望依赖和亲近对方,又害怕被对方依赖和亲近。

    在热恋阶段恐惧型依恋者往往感到非常幸福,想要时时刻刻和对方保持紧密的联系,寄希望于对方承担起自己全部的情感寄托。但理智仍会让她们反复提醒自己不要放下防备,而不能在亲密关系里进入完全信任和放松的状态。当意识到对方想要亲密时,恐惧型依恋者会感到强烈的不适。

    恐惧型依恋者抗拒关系的深入,试图和对方保持距离的行为完全出自本能。即使很享受对方的陪伴和关心,每当对方觉得时机成熟想要把关系更进一步,任何试图依赖和亲近她们的行为,都会让她们感到压力和厌烦。她们不太愿意做出正式的情感承诺,总是给出消极的回答去刻意给感情降温。但她们并不是真的希望疏远,只是不能完全信任关系的推进,想要尽可能维持现状来感到安全。

  4. 在感情中易感到强烈的不安,却无法向对方表达并想要逃避。

    恐惧型依恋者在感情中非常害怕被抛弃,因此很容易感到受伤。一旦有任何细节让她们感到压力或者关爱缺失,她们就会陷入巨大且无法摆脱的恐慌,被迫用抗拒亲密或者有意疏远的行为来保护自我。她们可能转而向第三方倾诉,却无法向对方直接表达这种情绪,好像纠纷释放出来就会伤害到别人和自己。她们只任由这种患得患失的痛苦在内心累积和蔓延,不由自主地放大对方的缺点,并思考这段感情是否值得继续。

    当实在难以承受内心的压力时,恐惧型依恋者突然就表现得非常冷淡,甚至完全和对方断开联系。对方情感沟通的意愿越是强烈,她们就越是感到抗拒,并促使她们非常绝情地提出分手以寻求双方的解脱。在决定分手后恐惧型依恋者的内心就仿佛没有任何波澜,但其实她们也面临着强烈的内疚,感到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这种情绪令她们只想立刻逃走。

亲密关系

恐惧型依恋者相对而言很难分辨,她们压抑着自身强烈的情感需求,很小心地隐藏着内心深处的敏感和不安。在你眼中她可能只是活泼大方、又或者是天真无邪。但你试图走近她们的过程中,她们却时而冷漠和抗拒,时而又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依赖。若你不能及时感到警觉并抽身,就很容易在情到深处被她们狠狠推开。

恐惧型依恋者很害怕投入感情,因为这样总是会很快失去对方。她们越来越习惯于和对方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在需要时用来缓解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在其它时间也不用承担过多责任。在聊天过程中她们总是事无巨细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却并不愿意太关心对方的生活。一旦对方表达出较强烈的情感渴求,她们就会适当地进行疏远。

不对等的相处模式意味着恐惧型依恋者会不断透支亲密关系。对于身边的同性朋友,她们小心营造着和对方亲密无间的假象,却不能完全敞开心扉。情感缺失迫使她们必须向异性寻求依赖,而这种两性关系经常会发展为难以捉摸的暧昧,但哪怕发生了亲密行为,她们往往也不愿意承认对方的恋人身份。如果可能她们会同时拥有多个备胎,来降低失去一段关系的代价。

想要和恐惧型依恋者建立亲密关系,首先需要她们对你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认真安抚她们的情绪,但不要给她们施加任何压力。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们自己陷入其中,继而不断地升级暧昧。关系一旦开始发展最好快速,任何停滞或反复都会让她们进入恐慌情绪,而不再愿意和对方成为亲密恋人。

恐惧型依恋者很困惑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伴侣,她们经常符号化自己的理想对象,来缓解内心的矛盾心理。不管她们声称自己喜欢身高腿长的大帅哥,还是对方必须要有钱有房,在现实中她们都经常不遵循自己定下的标准。事实上她们总是被成熟吸引,最后被温柔打动,像是在找一位合格的父母来填补爱的空洞。

恐惧型依恋者很难在一段关系里长期地感到安全,她们的亲密关系总是非常短暂。刚开始时她们沉醉于伴侣对自己不求回报的倾听和关爱,表现出强烈的心理依赖。她们在情感上贪婪地索取,然而并不愿意在情感上付出,当对方试图在心理上依赖她们,向她们倾吐自己的情绪时,恐惧型依恋者往往会产生难以自控的逃避心理。

在度过热恋期后,不对等的亲密关系很容易就瞬间崩塌。她们经常使用负面行为试探亲密关系,一旦对方不能给予期望的反馈,内心深处的恐慌就会把她们从感情中强制抽离。她们不知道如何相处下去,也无法向对方表达,只能躲进自己的世界里,冷漠地将试图接近自己的伴侣推开。患得患失的感觉吞没了她们能感受到的所有爱意,她们无法再体会到失望外的其它情绪,只能放大交往过程中每一个分手的理由。

恐惧型和疏离型回避依恋者的冷暴力行为非常相似。但恐惧型依恋者在推开你的同时,还会主动给其它异性趁虚而入的机会。放任她们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当你意识到对方在亲密关系中产生恐惧情绪后,就应当做好及时止损的准备了。

恐惧型依恋者总是在对方爱到最深的时候突然离开,来从彻底的疲惫中换来片刻解脱,而不惜把对方推入痛苦的深渊。在从过去的情感依赖中戒断时,在被自身的道德意识所折磨时,恐惧型依恋者往往很需要第三方来满足内心的倾诉欲,因此劈腿和无缝衔接的概率也非常高。如果不通过新的亲密关系来饮鸩止渴,在度过了回避期(通常为半年及以上)后,当她们再度感到焦虑时,又时而会重陷回忆的沼泽。

在频繁结束的亲密关系中,恐惧型依恋者终于意识到自己好像并不会爱任何人。她们觉得自己贪图新鲜感,又或是对爱情有过于完美的要求,而被迫面对成为渣女的事实,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能够收获爱情。可她们又难以摆脱情感上的依赖,当处于极度矛盾的状态,她们更有可能做出一些放纵自我的尝试,让自己麻醉在情感中,而不用承受那么沉重的道德负担。

我不想把恐惧型依恋和渣划等号,但她们的确很难逃脱渣男渣女的命运,这无关你多么优秀和专情。恐惧型依恋者想要的是对方既不会对她们在情感上索取,又能够随时给予她们稳定的关爱,才让她们感到相对安全。代价是你必须任由她们反复拉近又推远,而不去在意她们的背叛和伤害。


依恋模式的比例

依恋理论在互联网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的讨论,然而网友的视野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经历和情绪,导致对依恋类型的外在表现充满了滥用和曲解。截止到 2008 年,全世界已至少进行了 200 次成人依恋表征的调查研究,给出了超过一万名受访者的调查结果和分类[4]。广泛的样本提供了很多宏观角度的线索,使得我们能观察和总结出一些更有意思的结论。

由于实验样本和实验标准的不同,各项统计得出的依恋模式比例有很大的出入,这些数据主要通过被测对象填写成人依恋量表(AAS)等类似的方式获得。因为被测试对象对测试结果有明显的可控制性,我个人认为这些统计结果是具有一定争议的。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据此得出一个大致的依恋模式比例(美国数据):

依恋模式 所占比例
安全型依恋 55-60%
疏离型回避依恋 20% 左右
痴迷型焦虑依恋 15-20%
恐惧型回避依恋 5% 以下

中国的依恋模式比例更加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地区的高焦虑人群比例非常之高。这些地区有大量的留守儿童,非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也更高,同时父母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难以关注到孩子的精神需求。与之相反大城市长大的孩子焦虑型比例则显著降低,在大学校园里不同地区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差异。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处于焦虑状态,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处于回避状态[6]。这主要是由男女培养模式差异导致,男孩从小常被鼓励探索外部世界和参与团体运动,女孩则更需要于从人际交往中汲取情感价值。所以情感关系进展到后期,更容易出现女方渴求情感和亲密,男方却对此感到压力和疲倦的现象。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必对此过度惊慌,因为焦虑和回避情绪的出现是正常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两性关系里焦虑型依恋者会更加活跃,她们渴望关爱而不会抗拒亲近,对于异性而言可得性更强。而恐惧型依恋者更甚,她们的恋爱周期更短、甚至能同时和多个异性保持暧昧,我们与其陷入一段感情纠葛的概率是很高的,如此说来我们遇人不淑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是在大龄相亲市场,则要特别注意对方是回避型依恋者的可能。

焦虑型依恋者相对来说容易辨别,回避型依恋的概念则经常被混淆。我们的性格问题在长久的亲密相处中都会被放大,比如内向不善言辞、或者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能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这很容易被对方打上回避型依恋的标签,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的关联。区分的关键在于,非安全型依恋者的行为特征始终围绕着对亲密关系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依恋模式和原生家庭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却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依恋模式和原生家庭幸福与否是直接挂钩的[5]。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同样是一种亲密关系,我们就是在和父母的相处中建立对亲密关系的认识,不断感知父母给予的奖励和惩罚,并条件性地产生情绪反应。研究表明儿童的依恋模式在3岁就已基本成形,并会在之后的成长经历中不断得到强化,因此很难被后天因素彻底转变。绝大多数非安全型依恋者都存在原生家庭的问题。

有很多非安全型依恋者对此表示疑惑,她们强调自己原生家庭和睦、父母也很爱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成长环境是健康的。在衡量亲子关系是否健康时,我们应当回顾自己成长阶段是否始终和父母保持了积极、平等、能够无压力交流的亲密关系。很多父母并没有关注到子女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尽管看起来对待子女很好,却在用一种隐性的方式摧毁孩子的情绪适应能力。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很优秀,但她们的内心已被悄然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某些教育方式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家庭中总是发生激烈的争执,父母无法控制自身情绪而迁怒子女,会让孩子变得焦虑。又或者家庭氛围是冷漠的,父母不愿意回应子女的情感需求,会让孩子变得回避。还有一些教育方式的缺陷则更加难以察觉。比如许多父母认为,高要求和严管教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事实上不正当使用的惩罚和威慑机制经常会导致消极的情绪反应和逃避行为。


依恋模式和择偶倾向

当你的潜意识不能进入你的意识,那就是你的命运。

童年并不完美的孩子都曾立誓要摆脱父母的阴影,她们渴望从其它的亲密关系里获得救赎,结果却往往并不如人意。在一次次的糟糕尝试后,最终不可避免地跌入命运的循环。错误的感情经历很容易进一步摧毁她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毫无疑问这样的事绝非巧合,实验数据表明,在亲密关系里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很容易相互吸引。其实很多人都曾在自己的生活中观察到这一有趣的现象,人们更容易和自己具有相似情感的人产生共鸣,但却倾向于和自己具有相反特质的人建立吸引。

焦虑型依恋者往往不喜欢和同样敏感的焦虑型依恋者形成亲密关系。即使一开始成为朋友,但假以时日她们就会觉得相处起来很累,需要无时无刻地照顾对方情绪,进而有意识地相互疏远。回避型依恋者和同样不主动的回避型依恋者更加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即使一开始成为朋友,双方生活上的交集一旦减少,彼此都不会刻意去维持关系,常常会自然而然地断开联系。

反倒是焦虑型依恋者和回避型依恋者,天然易被对方所拥有的特质所吸引。而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双方的焦虑性和回避性会被对方不断激发,随着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最后酝酿为爱情的悲剧。大部分非安全型依恋者需要很长时间去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伴侣,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彻底丧失对亲密关系的期望。

了解对方童年的成长经历和过去的情感经历,能够有效辨别她们的依恋模式。在进入亲密关系前,探知对方看待抚养者和前任的情感态度是必要的,但要特别注意她们会对这些情感加以隐藏和修饰。


非安全依恋——问题篇

心理学上大体认为,依恋模式主要在亲密关系中体现,日常生活中非安全型依恋者并不会表现出显著的异常。我不否认这一事实,但也始终相信,焦虑和回避情绪的弥漫在亲密关系之外同样会造成一些潜在的不良影响。当面对压力时,安全型依恋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向亲密关系中的朋友/恋人/家人寻求帮助,这使得她们能更坦然地在压力下面对现实中的抉择,也不畏惧新环境的挑战。

非安全型依恋模式并非如此。焦虑性强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感到痛苦,当前环境相对熟悉和安逸时她们往往还能压制住内心的负面情绪,处于一种虚假的幸福之中。可一旦环境发生转变,如转学/备考/择业/亲人过世等,她们内心的负面情绪就会被唤醒,重新回到痛不欲生的状态。而回避性强的人虽然习惯于独自消解痛苦,但这样的方式往往更加低效,以至于在潜意识层面引起强烈的反噬。

早期的非安全型依恋者在面对压力不堪重负时常常存在这样的幻想:只要我迈过这个人生阶段、到一定年纪后渐渐成熟、或者通过努力变得多么优秀后,这种心理上的挣扎感或许就会消失或减弱,这种幻想是支撑她们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然而当她们反复陷入巨大的压力或者失败的恋情,痛苦和孤独的感觉会让她们变得越来越麻木,这种习得性无助的感觉非常危险,她们是狂躁症、抑郁症甚至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发人群。只有生活环境彻底走向稳定,和朋友以及恋人构建出相对长期、平稳的依恋关系,这种压力感才会慢慢消失。


非安全依恋——困难篇

非安全型依恋模式向安全型依恋模式的转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为艰难。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内在表征多数发生在潜意识层面, Forslund 在临床人群中的研究中总结模型认为这种内化是相当深入的很难通过训练进行学习和改变[7]。实验表明 70-80% 的人在成年后终其一生依恋模式都维持稳定[8],剩余 20-30% 则可能在某段时期改变自己的依恋模式,而这些改变大多都是向更消极的方向。

如果后天建立的人际关系总是充满压力或者频繁波动,我们的依恋模式就会向更危险的方向转化。尤其是非安全型依恋者很容易在糟糕的亲密关系中透支灵魂,这会不断强化她们已有的行为倾向。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应该避免反复陷入错误的情感经历。频繁的分手、争吵或者起伏不定的情绪会彻底破坏转化为安全依恋模式的机会。在开始恋爱之前,我们务必要和对方做好充分的沟通,坦诚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亲密关系的期望,认真思考双方是否会有稳定清晰的未来。

当我们意识到对方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焦虑或者回避征兆,我们往往幻想着能够改变和拯救对方,事实上双方往往都低估了这种改变需要付出的代价。即使非安全型依恋者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但她们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植根于内心深处,过于一厢情愿的坚持很容易使人陷入强烈的挫败感和失望情绪,最终伤了自己、负了爱人。

在这里我想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话:“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下改变对象的念头”。爱应该相互妥协,但不应该只剩下迁就和妥协。如果你不能适应她们的相处方式,和非安全型依恋者建立亲密关系是非常危险的,糟糕的情感会不断激发你们心中不安全的一面。我们通常会在分手后意识到对方的依恋模式是不安全的,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非安全依恋——改善篇

回归到亲密关系中

不过我们也无需太悲观,非安全型依恋模式并非是人格障碍,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人口中占据超过 40% 的比例。大多数非安全型依恋者都会在漫长的时间中努力地自愈,尤其是摆脱原生家庭以后。相比于青春期可能出现的狂躁、抑郁和孤僻,成年以后的她们在不断学习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她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在应对亲密关系时经常会给双方带来困扰。不想恋爱或者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独自生活同样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但想要真正地走出面对亲密关系的阴影,最终还是要回到亲密关系中被治愈。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遇到合适的恋人,让非安全型依恋者进入一段稳定且长期的依恋关系之中,逐渐地感到安全和信任,她们就能完成向安全型依恋模式的转化。不过这一过程通常要持续数年时间,非安全型依恋者所建立的亲密关系在面对变化时会更加脆弱,要维持亲密关系尽可能稳定和长久,往往需要以下两大因素来保障:

  1. 处于一个长期稳定、压力不大的生活环境。
  2. 遇到一位内心强大、规划相同的安全型依恋伴侣。

从内心出发

但绝大多数时候,非安全型依恋者无法走出心中的阴影,并不是因为遇不到对的人。在和多位非安全型依恋者的接触中,我能感受到她们内心煎熬并在四处求助,但她们更多是在寻求怜悯和鼓励,却无法真正地面对和揭露自我。就像是大腿受到重创的士兵向战地医生呼救,却不愿意医生深入触碰她们的伤口,只希望医生能注射过量的吗啡来缓解暂时的疼痛。

绝大多数非安全型依恋者都明白道理,她们能够看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存在的缺陷。只是难以摆脱自身情绪的支配。非安全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行为不受控制,通常是因为建立情感认知的过程中受到长期错误的对待,而形成了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我们需要使用漫长的疗法来重新建立反射机制,前提是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决心和毅力。

  1. 准备工作:远离过敏源

    远离导致自身焦虑或回避情绪的根源,无论是糟糕的原生家庭、还是糟糕的伴侣关系。人是由经历和环境所塑造的,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唯一能做的是将自己置于全新的环境之中。

  2. 行为层面:建立刹车机制

    建立刹车机制是非安全型依恋者控制情绪最直接的一步。在情绪稳定的时候回想自己曾经受情绪支配的场景,设想自己经常做出哪些不理智的行为并记录。思考在亲密关系中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己应该怎样去和对方沟通、去克制情绪,来避免和伴侣发生无法挽回的冲突。通过提前做好预案的方式,来避免让自己暴露在失控的情绪下,将亲密关系破坏到难以挽回。

  3. 意识层面:建立多重感知

    深度自我解剖,以上帝视角去重新审视亲密关系中的自己。分析自己失控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包括可能是由哪些成长经历所造成的,让潜意识转化为自己的意识。。同时积极地向伴侣敞开心扉,分享自己可能不愿提及的真实情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渴望改变的决心,并向对方寻求共同应对的方法。勇敢的面对和充分的沟通是避免误会、携手合作的最好方式。

  4. 潜意识层面:系统性脱敏

    重新建立对亲密关系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主动地扩宽自己的舒适圈,直面让自己感到痛苦的情绪。对于焦虑型依恋者而言需要逐步减少对伴侣的情感依赖,而回避型依恋者则要有意加强和伴侣的联系。切记以非安全型依恋者的主导为前提,伴侣起到鼓励、安慰、耐心引导的作用,以保证这种改变处于她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对亲密关系的重新适应将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许改变很难,并且是痛苦且漫长的。但总有人能够拨开情绪的迷雾,坦然接受自我的不完美,和过去达成真正的和解。每个人的一生都走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我们可能需要通过漫长的岁月来验证自己的答案。最后我想以泰戈尔的诗句作结:希望长日尽处,你还能站在我的面前。我看到你的疤痕,知道你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参考文献

P.S. 上文中一些心理学现象的产生原因,我会在其它文章中详细列出。

  • [1] Bowlby, J. (1982/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M]. New York: Basic Books.
  • [2] Ainsworth, M. D. S. (1973).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In B. M. Caldwell & H. N. Ricciuti[J],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 3, pp. 1-94).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3] Ainsworth, M. D. S. (1991). Attachment and other affectional bond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C. 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arris[J],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pp. 33-51). New York: Routledge.
  • [4] Marian & Marinus. (2009). The first 10,000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s: Distribu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in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groups[J].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11(3):223-63.
  • [5] 侯雨佳, 颜廷睿, 邓猛. (2020). 母亲依恋风格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子依恋:母亲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36(1): 28-37.
  • [6]Ciocca, G., Zauri, S., Limoncin, E., Mollaioli, D., D’Antuono, L., Carosa, E., Nimbi, F. M., Simonelli, C., Balercia, G., Reisman, Y., & Jannini, E. A. (2019). Attachment Style, Sexual Orientation, and Biological Sex in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Gender Role. Sexual Medicine, 8(1), 76–83.
  • [7] Forslund T & Granqvist P. (2016) John bowlby: pioneer of attachement theory[M]. Encyclopedia Evolutionary Psychol Sci.
  • [8] Baldwin, M.W.; Fehr, B. (1995). On the Instability of Attachment Style Rating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 (3): 247–261. doi:10.1111/j.1475-6811.1995.tb0009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