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哲学宗教


西方哲学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2021.06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 贾德

2021-06-15

很适合作为青少年哲学启蒙的西方哲学史概要。对西方哲学发展的介绍相对全面,脉络也比较清晰。但近代部分又有很强的倾向性,非理性主义代表人物叔本华、尼采竟然被完全忽略了。过于求全也导致了分给各个哲学家和时代的篇幅有些简短,可能很难让读者正确领会其中的思想,至少我个人在阅读过程产生了很多的误解。最好有其它书籍作为学习哲学的补充。

《哲学的故事》 威尔·杜兰特 2021.06

《哲学的故事》
威尔 杜兰特

2021-06-15

非常棒的哲学入门读物,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带我们走近哲学家和他们的时代。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位哲学家向智慧顶峰攀登的勇气,以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囿于时代和个人处境的局限性。每一个阅读此书的人,都应震惊于作者能用如此生动的文笔,清晰而客观地讲述出每一位先贤的哲学思想。让我能饶有兴致地反复研读和查阅,来体会他们想要表达的含义。

杜兰特明白以有限的篇幅展现浩瀚的哲学世界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亲自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这是一份很符合现代读者口味的名单,乏味的经院哲学和晦涩的认识论被完全舍弃了。但笛卡尔、孟德斯鸠等诸多大师的生平和思想被隐去,不免还是让人感到非常遗憾。不过作为一本启发读者对哲学情绪的著作,《哲学的故事》已经做得足够多了。希望如杜兰特所说,这本书能够成为哲学对我的一份邀请。

《疯癫与文明》 Michel Foucault 2021.04

《疯癫与文明》
Michel Foucault

2021-04-06

勉强看了一半。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福勒是一名非理性主义者,其论点的核心应当源自叔本华。前半本书里福勒旁征博引,对欧洲疯癫认知的发展称得上信手拈来。我虽然对书中很多例证的真实性持有怀疑,但还是认可了作者表达的基本观点:疯癫在大多数时候都应当归因为社会问题。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或者说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我们对于疯癫的所有讨论,都基于拥有正常社会体系的前提下,那些不相容于社会理性的产物,由我们的体系将其隔离或者放逐。疯癫者所有根源性上的痛苦,都不过是自我理性和社会理性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试图摒弃他们的社会性,他们就会回归到一种最原始的兽性中去。这样来看,疯癫似乎不仅仅是他们本身的问题,而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产生的效应。它是我们作为社会性生物,对于所有不容于社会理性的恐惧、厌恶、同情的集合。

心理学

《亲密关系》 Rowland S Miller 2021.02

《亲密关系》
Rowland S Miller

2021-02-26

外貌是情感关系中非常稀缺的资源,具有最大程度的先天性和直观性。在刚刚相遇时,外貌的出众与否几乎决定了对异性的吸引力。你的外貌达不到对方的最低标准,很难有机会获取进入亲密关系的入场券。但随着双方关系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到相处过程中的其他方面,外貌的作用就逐渐被弱化。即使是再出众的外貌,在长达数年的朝夕相处中也很难不丧失曾经的光彩夺目。更何况外貌本质上是一种消耗品,会随着年纪的增大而迅速贬值。

如果除了外表一无是处,是很难长久地在亲密关系里被容忍的。历史早在两千年前就做出了类似的论断:“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我们生活中很多例子都可以表明,出众的外貌或许可以帮助你收获很多桃花,但对维持亲密关系的长久却几乎没有帮助。恰恰相反的是,如果出众的外貌太轻易为你带来了便利,甚至会让你忽略自身性格、人品、才学的塑造,这反而会成为通往幸福道路上的一种负担。我们可以称之为心理学中的资源诅咒。

《心理学导论》 Dennis Coon / John O. Mitterer 2021.04

《心理学导论》
Dennis Coon / John O. Mitterer

2021-04-11

1879 年冯特教授创立心理学这一独立学科的同时,就提出了心理学中最古老、也最朴素的研究方法——内省法。在这之后诸如弗洛伊德、荣格等伟大的心理学家们,意欲洞悉世人的心理,都必先深入自己的内心。因此心理学家必然是感性的,自我情绪的解剖往往会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大的源动力。精神分析学派著作看似绝对理性的结论,往往都始于他们成倍放大自己所经历的痛苦,以期和研究对象产生强烈的共鸣。

2021-04-22

条件性情绪反应(CER)或许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情塑造的最佳诠释。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不断感知父母给予的奖励和惩罚,学会本能地对外界产生情绪反应,并纠正自己的行为模式。许多父母都认为,严厉的管教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事实上,不正当使用的惩罚机制经常会导致消极的情绪反应、逃避和回避行为,摧毁孩子的情绪适应能力。


通俗文学


推理小说

《东方列车谋杀案》 Agatha Christie

《东方列车谋杀案》
Agatha Christie

2021-05-01

在长途火车上读这本小说还是挺有趣味的。对于凶杀案的设计阿加莎又一次完全打破常规,读者肯定猜不到结果。尽管这一结局符合情理,但推理小说本质是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你画我猜的心理博弈,过于戏剧化的处理方式未免有作弊之嫌。改编为电影会更好。


严肃文学


法国文学

《局外人》 Albert Camus 2021.04

《局外人》
Albert Camus

2021-04-20

一本篇幅很短、出场人物不多、好读但是有点无聊的小说。就像是一名疏离型回避依恋者的自述,充斥着情绪的空洞和精神的贫瘠。如果脱离时代背景(1940年的欧洲)来看待这篇小说就会显得很奇怪,人与社会之间有很深的对立和隔阂。加缪本人很好地概括了《局外人》的主题:“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说法在现实世界中无疑有些夸张,但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这个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背弃它或反抗它的人都在惩处之列。

俄国文学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2021.05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2021-05-10

If the world could write by itself, it would write like Tolstoy. —— Issac Babel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无可争议的浩瀚史诗,勾勒出18世纪初俄国宫廷贵族的生活全景。在漫长的阅读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读到凌晨三点),历史、政治、军事、爱情、信仰、家庭不断在我脑海中激荡,我感到自己完全坠入另一个世界,在历史的滚滚尘烟中、在战争与和平的交错中无法自拔,再回首时仿佛已度过半生。

茨威格这样评价托尔斯泰:“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子都在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歇,从不满足。”我强烈地感到,托尔斯泰将他矛盾的灵魂一分为三,赋予了《故事与和平》的三位男主角——尼古拉、皮埃尔和安德烈。尼古拉是托尔斯泰心中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包含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忱、登上战场时的无助和恐惧、对管理庄园由衷的喜爱等等。皮埃尔则寓示着托尔斯泰内心强烈的情感冲突,这是他最不为人所理解的一面:对家族财富的厌烦和恐慌,对人生意义的迷茫与探求。而安德烈象征着托尔斯泰心中的理性,他越过了尼古拉和皮埃尔的所有悲喜,高傲地伫立在灵魂最深处,承载了托尔斯泰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我无法掩饰自己对安德烈公爵的喜爱,从一出场他就经常使我产生难以言喻的共鸣。我对他待人处事的哲学感到无比的亲切,他的全部想法、行为甚至是经历,都仿佛取自我的灵魂和过去,我看到自己的全部喜悦和悲哀。随即我就意识到,托尔斯泰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刻画这一角色,他把前半生的理想、思考和挣扎都完全融入其中,才使其形象如此立体而鲜活。安德烈公爵寄托着托翁内心对自己的向往,他介于现实和理想之间。

皮埃尔和安德烈的那一场哲学辩论,很像是托尔斯泰内心感性和理性的对话:他强烈地想把爱与平等传递给世人,却清晰地看到现实中没有好的出路,所以他不知所措了。痛苦和无助赋予了托尔斯泰对宗教的深刻理解,他晚年鼓励人们投入宗教生活,就是因为他明白现实中无法解脱的人只能在神的怀抱中寻求寄托。但作为受过西方启蒙思想教育的贵族,他却不能允许自己从愚昧中寻求宁静,而必须在内心的冲突中找寻自我。皮埃尔和安德烈最后在辩论中实现了相互启发,也寓示着托尔斯泰内心感性与理性的暂时和解。

相比之下,托尔斯泰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就逊色很多。幸运又或是不幸的,我曾拥有一段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之间的短暂爱情。我可以肯定地说,托翁笔下的娜塔莎和我曾爱过的人别无二致,她们是同样的美,也经历着同样的痛苦。但这逼真的笔触并未深入她们的灵魂,托尔斯泰只勾勒出娜塔莎童年的快乐和童真,却没有告诉我她的潜意识里为什么对爱如此渴望,又如此不安。伟大的作家理应看到比常人更深远的内容,可娜塔莎的塑造太过男性视角了,托尔斯泰的大男子主义限制了他。尤其是看似圆满的结局中,他阉割了娜塔莎少女时代的蓬勃热情,变成了对丈夫与家庭的完全依附。在当时新婚燕尔的托翁看来,精神的爱可以跨越思想上的差异,他希望如此。这已然为他日后婚姻的悲剧命运留下了伏笔。

我们回过头来看安德烈公爵的性格养成就合理许多。老博尔孔斯基公爵为人正直,但作为父亲威权专断、喜怒无常,这对子女的人格塑造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善良的玛丽亚公爵小姐和安德烈公爵,终其一生都在试图摆脱情绪的伤害。托尔斯泰的缺点在安德烈公爵身上也得到了体现,他高傲、刻薄、大男子主义,渴望爱世人,却做不到从容地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玛丽亚公爵小姐和安德烈公爵只能投身于宗教或理想,在精神世界中寻找意义。当他们看到无拘无束、率真而任性的罗斯托夫家族成员,也就难免被其深深吸引了。

除了和平时期的爱情、信仰和家庭,我们跟随几位男主人公的视角,也在不断被裹挟着进入历史的洪流中。老实说《战争与和平》里的战争描写既不宏大,也不精彩。即使是显赫而英勇的安德烈公爵,也不曾在战役中面对哪怕一个敌人,就草草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作为普通的士兵和军官,我们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在发生什么,只有一种面对历史洪流苍白的无力感。而这正是托尔斯泰想要表达的。

当1812年俄法战争发动,故事终于达到最高潮,全书徐徐展开的宏伟画卷,在特殊的历史节点开始缓缓收拢和汇聚。图穷匕见,托尔斯泰开始毫不掩饰地阐述起自己的唯物史观,大肆嘲笑以王侯将相为中心的虚假叙事。面对拿破仑和亚历山大——自以为操纵战争的伟大君主们,托尔斯泰不留情面地扯下他们的神圣光环,把他们降格为被欲望驱使、被历史支配的凡人。与之相反的,他高声宣扬起每一位俄国人民心中的战斗精神,他在感受群众心中汇聚的、历史的潜流。

老实说,托尔斯泰结尾处的长篇论证并不精彩,甚至有些枯燥。他对拿破仑的个人才华,也有些过于贬低了。但在民族意识刚刚觉醒的那个时代,这样的观点依然有可取之处。就是在这种人文主义的关怀下,托尔斯泰的笔触才见证了一个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并在历史的苍茫天幕下永恒地定格了他们。

遗憾的是,《战争与和平》本质上还是一部主要描写贵族生活的作品。此时的托尔斯泰没能超脱自己出身的桎梏,不仅缺少平民视角的社会风貌,对地主资产阶级也明显有所美化。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年后,见证过废除农奴制度过程中贵族丑恶嘴脸的托翁,怒斥《战争与和平》不过是“老爷式的游戏”,晚年的他再看自己中年时期写下的皇皇巨著,一定感慨颇多吧。


人文历史


中国史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2021.04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2021-04-15

因为最近同时在读心理学,让我留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实。故事的两位主角——万历和海瑞,尽管拥有完全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身份,背负的悲剧命运却有相同的根源。他们同样由寡居的母亲严苛地教养成人,未曾体会过如何被爱,就被寄托了殷切的期望。因此前行的路上他们始终是孤独的,无法和别人相互理解,只能为坚定的信仰而活。而信仰绝不能够崩塌,否则他们的心也就死了。万历比海瑞多经历的,仅仅是一次心理上的“弑父”罢了。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而黄仁宇想要说明的是,这绝不等同于万历一手倾覆了大明王朝,制度之不良要远甚于个人的过失。万历所面对的,是社会形态和组织制度已然严重脱节的腐朽王朝。文官阶级的利益已牢牢捆绑,土地兼并严重,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已能清晰地看到问题的症结。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面对时代的困局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但触动了官僚阶级的根本利益,最后无一不遭到制度的强烈反噬。无论是权倾天下的首辅,还是挂冠而去的名士,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成为这个落后帝国悲剧的殉葬品。

《万历十五年》是典型的以论代史,作者的主观情感非常鲜明。全书最后一句已经做出了最好的总结:“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万历十五年的种种现实,是明王朝百年积弊的缩影,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无法摆脱的轮回。黄仁宇的历史观明显受到孟德斯鸠的影响,他把问题的症结归根于用道德取代法制,官僚们表面上高呼着仁义道德,同时又在潜规则下公然结党营私。制度的缺陷假以时日,必然会造成阶级的固化和经济秩序的腐败,万历的消极怠工不过是把这样的丑态彻底摆上了台面。

尽管黄仁宇坚决否认自己是在以古讽今,但这部作品实在是有着太过鲜明的时代烙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对书中描绘的社会问题依旧不陌生,新兴官商勾结集团的力量逐渐搭建起他们的堡垒,由少数人推动的改革逐渐碰到了坚冰,王朝的崩塌已经悄然从内部开始。万历朝距大明开国逾两百年,而七十岁之大明正处于最为鼎盛之日,只是土木堡之变已为时不远。


文学鉴赏


古典诗歌鉴赏

《人间词话》 王国维

《人间词话》
王国维

2021-03-02

过年期间对宋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拜读了大名鼎鼎的《人间词话》。篇幅短到出乎意料,可以说完全是王国维的即兴之作,没有任何章法(姜夔的例子四处可见)。但这本书对词境界的探讨是具有极大启蒙意义的,这种模糊而玄妙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被王国维具象化了。

  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2.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3.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4.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